close

雖說網誌名稱是在地生活兩三事
但是對於真的在地的東西介紹
似乎沒有很多...
有一日 我和家人討論到
永康到底有甚麼地方好玩的阿?
結果真的想破頭 排不出一日遊的行程 @@
上網問了問 PTT Tainan板的眾鄉民們
循線索找到了一個很優的網站
對永康的介紹真是鉅細靡遺
裡頭甚至還有在地俗諺的解說

ex:「送啊送,送去二王吃肉粽」
  二王即二王崙,昔日此地有菜頭市為蔬果集散地,亦有賣肉粽、碗粿等點心攤,故云送去二王吃肉粽。另外,此地亦有墳場,依民俗,親人臨終之初需祭以三角肉,形如肉粽,故云送去二王崙吃三角肉,即送入墳場之意。

相當有趣!
http://www.tncsec.gov.tw/wks/tn07/home.php?wks=tn07&page=page4.php
下面就大略介紹一些 其他的自己上去該網站看囉

景點介紹:

雲山農場
        
        話說小時候...因為有一點點關係,還在這個經國先生的行館烤肉、釣魚過,這裡頭的魚...多到一個可怕,縱使無餌的釣鉤投下去,還是可以勾到魚,當然現在改成運動公園啦,早就沒有這回事了!永康市人口二十萬餘,因急速工商化與台南市都會生活型態結合,幾乎成為一體,在此繁華紛擾的生活中,雲山農場是尚存的一塊綠色生態寶地,可說是永康市民珍貴的共同資產。在外界已然紛紛擾擾,車水馬龍之際,它仍然遺世獨立,彷彿世外桃源。自入口處漫步而入,水塘清澈相映,自然湧泉終年不凅,桃木林相,鬰鬰蒼蒼,竟然以為自己置身田野鄉村,並非熙熙攘攘的市區了。
  近來永康市公所構想在此實施「公三體二」規劃構想,以生態保育、生態永續工法營造市民最佳之休憩運動公園。永康市民生活品質將可大幅提升,享有優質休閒生活與生態永續發展的理想願景。
  

雲山農場照片一 雲山農場照片二
雲山農場

永康螺旋式抽水站

  永康市為紓解鹽水溪水患,於民國八十八年六月完成阿基米德螺旋式抽水站,位於永康大排進鹽水溪之入口處,為全國唯一螺旋式抽水站。整個結構採架設性設計,這座阿基米德螺旋式抽水站,共有五座螺旋,每座螺旋外徑五公尺,內徑四點六公尺,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抽水螺旋,號稱可列入金氏世界紀錄。單座每秒抽水八公噸,五座全開每秒可抽出四十公噸,已成為各大學院校水利土木科系學生參觀教學之地。
  本市地勢低平,平均距海平面僅三至五公尺,漲潮時僅一至二公尺,加上鹽水溪泥沙淤塞,永康是一座很容易鬧水災的城市。永康大排集水區超過本市的五分之二,由精省前的省府單位撥專款三億元在大排出口興建抽水站,市府考察荷蘭後決定採用此構造簡單、功能高的抽水方式。因荷蘭是世界上地勢最低的國家,有絕大部分的土地在海平面以下,但百年來未聞該國發生水患,主因荷蘭使用了二千五百座阿基米德螺旋式抽水站,壽命都在五十年以上,且少人管理,可一勞永逸解決水患。對於巨大的蓄水池設計,排除傳統鋼筋水泥重力設計,採取小面積水泥塊懸吊伏貼施工,不會因水的巨大重壓及地震裂陷,是目前最新的柔性施工法。
  靠著鹽水溪堤防的抽水站是彷荷蘭式建造,外型簡單美觀,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是一處很好的觀光點,更期望成為全國增建抽水站的觀摩考察地點。

永康螺旋式抽水站照片二

 【攝影者:周鴻祺先生】

鯽魚潭

月皎寒潭清,夜深秋露白;驪龍自在眠,雲影蕩天碧。李雰﹝王臺志﹞
  鯽魚潭位於清朝時期永康上中里、廣儲西里、長興里三里,即今永康﹝北緣﹞、西勢、北灣、大灣、西灣、南灣、崑山﹝東邊﹞、網寮、復國、建國﹝西邊﹞,四分子及仁德太子村﹝南緣﹞之間。此潭係距今三千五百年海退期中,由大灣海峽縮小而成,呈南北長、東西窄,狀似布袋的湖泊,面積有十餘里。
  鯽魚潭因盛產鯽仔魚而得名,乾隆年間林謙光《台灣紀略(附澎湖)》〈山川〉一書中記載:「南路…中路離台灣縣八里,曰鯽魚潭,採捕之利,足供軍需。…」,可見其物產豐富,足以廣澤鄉民。又因位在府城東方亦有「東湖」一稱,在文獻上尚有「龍潭」之稱。康熙三十五年(1696)高拱乾《台灣府志》〈雜記志九.古蹟〉曰:「龍潭,即鯽魚潭,修而不廣,綿延三十里。界在永康、長興、廣儲里之間禱雨之處,故曰龍潭。」。潭水終年不牯為荷鄭以後重要的灌溉水源,亦為新港溪,即今鹽水溪調節水量的湖泊。古人詠嘆此湖「平流清淺,碎萍圓藻,演漾水面,岸際漁村、蟹舍,錯落其間。…」 素有「鯽潭霽月」或「龍潭夜月」之美名,為昔日台邑八景之一。
  道光三年(1823)七月大風雨導致台江陸浮後,鯽魚潭改道南流,經三爺宮溪合二層行溪注入台灣海峽。後因水泄快速,潭底淤淺,千頃水潭,盡成良田,目前僅剩下昔日潭心所在的小湖,尚存於崑山科技大學內,仍題「鯽魚潭」,供人懷古,有興趣者可至此憑弔想像當年的盛況。

鯽魚潭照片一 鯽魚潭照片二
攝影者:周鴻祺先生

永康車站

祝你永保安康--一張車票,無限祝福
  不知您是否曾看過一則汽車廣告,描述兩位小女生趕不上永康到保安的火車,幸好有好心人士將她們載往保安,兩位小女生感激之餘,將火車票送給他們,車票是從永康到保安,合起來唸就成了「永保安康」!一個溫馨的動作使車票變成浪漫的平安符。同樣的,在張曼娟的小說中,曾經有段這樣的愛情故事,有一對情侶,以永康站到保安站的火車票做為平安符的禮物,形容車票是「天使的咒語」……。
  原本只是很平常的二個火車站名,一個永康,一個保安,雖然中間穿插了台南火車站,2000年5月一支汽車廣告在電視上播出後,讓這二處車站因此倍受注目。昔日離別的車站,不但成了媒體的新焦點,也因此顯現出鄉土的特色,「永保安康」從車票變成吉祥的平安符,也變成了溫馨的祝福。
永康火車站設立於
日大正十四年(1925,民國十四年)十一月十六日
日昭和七年(1932,民國二十一年)增辦客運業務
日昭和十六年(1941,民國三十年)於現址改建新站
民國七十四升格為二等站
民國八十年改建現代化建築迄今(即目前風貌)
  民國八十九底及九十年初,因「永保安康」而聲名大噪,九十年一月曾創造單月營業額二千零七十一萬三千一百五十九元的紀錄。
  家住永康於保安附近工作的一位公務員,於世紀末的最後一天,為了誠心祝福罹患淋巴癌的摯友早日康復,特別前往永康車站排隊,希望買張「永保安康」車票送她,卻發現當天人潮大排長龍。他馬上轉而跑到保安車站,但所有車票也已賣光。他不願意放棄,最後買到一張獨一無二由站務人員手寫紙單子的「永保安康」車票寄給摯友,為她加油打氣。這是一張充滿祝福的車票,彷彿一種「溫馨的叮嚀」,充滿綿長的感情與祝福,就像看日本偶像電視劇裡常聽到的──你一定要幸福哦!
  當「永保安康」車票變成了平安符,我們才發覺身邊的人如此溫暖,有那麼多祝福與被祝福。然而我們期望「永保安康」不只是購買車票而已,有空也可以進來永康逛逛。

永康車站照片
永康車站
「永保安康」火車票照片
永保安康車票

廣護宮

  大灣廣護宮是典型移民拓墾發展而成的廟宇,是永康居民的精神信仰中心,又稱王公廟。
  大灣古名大灣塘,三面環水,早期移民來台開墾,有謝、汪、李、鄭、王、黃、陳、楊、劉九大姓開墾,早已成為聚落大村庄,稱為長興里大灣庄。當時有晉代謝安後裔,龍溪縣二十八都寶樹社人謝德明,將家鄉神廣惠聖王謝安神位渡海奉祀於家族神壇,各姓人氏亦皆來拜,香火鼎盛,神恩廣澤,庄內姓氏興旺,眾人感恩澤乃推派各姓族長與謝德福(為謝德明之子)共商興建公廟,以便大家朝夕奉祀。於康熙18年(1679)卜卦擇地建於大灣庄中心位置,地基磐立,號稱大灣王公廟,是大灣開基祖廟。
  日治時代的皇民化政策是一場無可挽回的浩劫,「毀神廟、除神明」將王公廟神像、古物毀壞無餘。然而民俗信仰具有強韌性與內隱性格,光復後民國34年(1945)即重建之,易名為廣護宮,目前的廟宇樣貌為民國80年(1991)修建。蘶峨挺立屬南式建築,左右有鐘鼓樓,埕上有金爐,因為採嚴格的對稱形式,挺勁而端肅,脊上飛燕劃出天空的圓弧,垂帶、堵頭以剪粘繁複裝飾,為典型庄頭大廟建築。站立於下仰望宇殿,想300年來香火延傳,歷經浩劫而越加興隆,頗有沉穩大氣,故民間信仰之堅實,或一代英傑廣惠聖王謝安之靈哉。
  謝安者,東晉風流人物也。世說新語雅量第六曾記載謝公與友人乘舟戲海,「既風轉急浪猛,諸人皆喧動不坐。公徐云:『如此,將無歸。』眾人即承響而回,於是審其量足以鎮安朝野」。故雅量深洪,臨危不亂。謝安幼時善詩文書畫與王羲之唱遊,夫人劉氏因其叔伯皆富貴中人,而語安曰:「大丈夫當不若是呢!」,謝安回答說:「卿所見未能免俗,豈大夫定要富貴麼!」。澹如之心正足以承大任。當淝水之戰前秦符堅八十萬大軍壓境,東晉國祚幾將不保,謝安派其子謝玄應戰,告捷,謝安正與人圍棋,「俄而謝玄准上信至,看書竟,默然無言,徐向局。客問:准上利害?答曰:小兒輩大破賊。意色舉止不異於常」。其雅量如此,憂思不行於色,盡忠匡扶晉室,永康市傳其遺風,建宇奉祀,宜乎黎民福佑,傳載千秋

大灣廣護宮照片一 大灣廣護宮照片二
大灣廣護宮
統一企業 

       你相信嗎?全台聞名的統一企業,在三十多年前,只是永康一間小食品加工廠!
  統一企業一九六七年七月一日發跡在永康市,經過三十餘年的努力,由麵粉製造出發,逐步拓展到飼料、油脂、食品、飲料、乳品等民生相關綜合食品事業,產業領域橫跨食品、零售、物流、金融、貿易、租賃、證券、保險、藥品、營建、乃至生物科技、休閒產業等多角化經營,成為台灣商業界老字號,統一企業 發展蓬勃與大眾民生關係日益密切,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7-eleven,就是統一企業與民眾互動服務的窗口。有如此厚實榮耀的企業生命力並非僥倖可得,創業以來企業上下一體遵循名譽董事長吳修齊先生秉持的「三好一公道」,即品質好、信用好、服務好、價錢公道的信念,成功地打造「誠實苦幹、創新求進」的服務精神。
  統一企業董事長高清愿先生說:「貧窮教我惜福,成長教我感恩,責任教我無私的開創」,完全說明了永康人對事、對人、對物的人生態度。統一企業自民國56年(1967)7月1日創立以來,由麵粉製造、飼料、飲料、乳品逐年有成,多角化經營,國內外投資已達一百餘家,成就公司群,儼然由鄉土發跡達到國際化的企業版圖。
  統一人如此說:「每天有六百萬個台灣人,也就是每4個國民就有一個跟我們有面對面接觸,跟台灣人每天生活關係這麼密切,因此我們常常在想,他們還有什麼需求需要被滿足,是我們可以提供的。」,由此觀之細心、堅定造就成功的統一企業,也是永康市的榮耀。
統一企業公司照片
統一企業公司
鄭成功墓址紀念碑

 
  鄭成功墓址遺跡在本市鹽行里國聖街,立碑四面銘記,石香爐上祀香如絲,猶生肅穆追思之情。
  明末清初,國姓爺鄭成功於永曆15年(1661)親率水師12萬5千名,揮軍渡海來台驅荷,整軍經武拓墾屯糧,志圖反清復明。可惜抑鬱之中,傷寒交迫而薨,葬於本墓址;永曆35年(1681)鄭經逝世,亦合葬於此。至清康熙38年(1699)乃受禮葬遷於鄭氏故里福建泉州府南安縣,只遺墓址與無限感念。
  沈保楨題句:「開萬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河,作遺民世界;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缺憾還諸天地,是創格完人」。
  詩意蒼蒼茫茫,說鄭成功開臺的目的,在於作為「遺民世界」。而其一生迭遭變亂,復明未成,實為「無可如何」之憾,但無礙其為「創格完人」之尊崇地位。 

鄭成功遺跡立碑四面銘記照片\
鄭成功遺跡立碑四面銘記

大地礦石化石博物館

  本館位於龍潭里,以收集本土化石最精最多,舉凡海星、海膽、螃蟹、象頭、虎牙、鱷魚、馬、菊石,應有盡有,是認識化石、礦石最佳選擇地點,成立12年來收集典藏不遺餘力。
  本館提供戶外教學,專業導覽解說,學生可鄰近觀察、描繪,增進視覺欣賞能力。本館左側屬永新高爾夫球練習場,是休閒健身的好場所。
大地礦石化石博物館照片
大地礦石化石博物館

美食

大灣花生糖

永康市早期農田甚廣,主要農產有米、糖、甘藷為最大宗。其他作物有芝麻、玉米、黃麻、樹薯、花生、蘿蔔、蕃茄、胡蘿蔔、米豆、綠豆及短期蔬菜等。大灣因盛產花生,花生加工食品如花生糖、花生油等名聞遐邇,已有百年歷史,目前大多仍以傳統爐灶純手工煉製。在大灣市集中心,廣護宮廟附近的鄭姓人家,由於堅持傳統、手藝超絕、風味獨特,慕名前來品嚐購買的國內、外觀光客絡繹不絕,亦成為本地四時節慶,家家戶戶必備的供品。
  大灣花生糖是永康最具鄉土代表性的特產之一,口味多種,甜Q不沾牙,外軟內脆,愈嚼愈香甜。材料選擇未經曝曬的新鮮花生或煮熟的花生,糖料選擇低甜度的麥芽糖和上選砂糖,需用爐火煮一百分鐘,燒煮麥芽的過程中需要適當的火候控制和人工不停的攪拌,一不小心很容易燒焦,等上鍋後須自然冷卻,切片包裝後即是風味十足的花生糖屬「硬糖」;經過輾壓方成「軟糖」,保存期限由一週至一個月不等。
  大灣花生糖製造專家鄭老闆強調,鄭家三代以來,一直秉持著「重質不重量」的態度來傳承這項技藝服務鄉梓,再多的訂單也以慢工出細活來應付,決不會偷工減料、或以快速便利的機械製作,所以您想品嚐色香味俱全、口感極佳的花生糖,只有大駕光臨大灣,方得人間美食。

大灣花生糖製作照片
大灣花生糖製作



上述資料轉自:
永康工業區社教站: http://www.tncsec.gov.tw/wks/tn07/index.ph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ziphank 的頭像
    ziphank

    ziphank

    ziph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